close
福建大頭蛙小檔案
科名: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
學名: Limnonectes fujianensis Ye and Fei, 1994
俗名: 福建大頭蛙、古氏赤蛙、大頭蛙
食性:以小型蛙類、小型昆蟲和蚯蚓等無脊椎動物為食
物種概述:
福建大頭蛙是台灣低海拔淺水的小溪流及小水溝李最常見的青蛙之一,頭大身體小是主要特徵,所以有大頭蛙之稱,體型一般雄蛙體型都比雌蛙來的大,雄蛙體型約4.5-6cm,雌蛙體型約4-5.5cm,體型最大可達7cm,頭長大於頭寬,眼睛瞳孔菱形,兩眼間有一黑色斑,背部皮膚粗糙,無背側褶,無背中線,頭後方有一個明顯的“八”形斑,體色會因生活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體色有黃褐色、紅褐色、灰褐色、深褐色等。無外鳴囊,但鳴叫時喉部仍然會變大,叫聲為「古-古-古-古-古-古」,喜歡趴在積水處中鳴叫,常會因為領域性的關係 ,因此常會見到滿頭受傷的個體,趾間半蹼,雌蛙一年有2次或多次的產卵,常於晚上及半夜產卵,每次能產數量超過30以上粒卵,最多可產下數80顆左右的卵,卵徑為2mm, 卵粒數單粒落於水中,會黏在水中的砂石、落葉及植物體上。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